
利差收窄背景下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机遇与挑战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5-09-06 08:24
利差收窄背景下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机遇与挑战
【概要描述】在当前银行利差收窄、传统资产收益持续走低的背景下,商业承兑汇票(以下简称商票)因其相对较高的收益和灵活的交易结构逐渐受到银行重视。以下从几个维度分析这一趋势
- 发布时间:2025-09-06 08:24
在当前银行利差收窄、传统资产收益持续走低的背景下,商业承兑汇票(以下简称商票)因其相对较高的收益和灵活的交易结构逐渐受到银行重视。以下从几个维度分析这一趋势:
01 宏观环境驱动因素
利差收窄挤压银行利润
贷款利率下行(LPR下调)与存款成本刚性矛盾加剧,银行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空间压缩。商票贴现利率通常高于银票和短融券,可部分弥补利差损失。
信用债收益率持续走低(如AAA级1年期短融利率已跌破2.5%),商票(尤其高信用主体)成为收益替代选项。
政策引导支持供应链金融
监管鼓励通过商票服务实体经济,例如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要求核心企业通过票据支付账款,推动商票市场规模扩张(2023年商票签发量超3.5万亿,同比增15%)。
02商票对银行的吸引力
收益优势
商票贴现利率普遍比同期限银票高50-150BP,AA+级核心企业商票贴现利率约3.5%-4.5%,显著高于国股银票的1.8%-2.5%。
通过持有至到期或转贴现交易,银行可优化FTP利润。
风险可控性
依赖核心企业信用:银行倾向选择产业链头部企业(如央企、国企、上市公司)作为承兑人,违约率低于中小微企业贷款。
可叠加担保措施:通过保证、保贴、信用险等工具缓释风险。
流动性管理工具
商票期限通常为6个月,与银行负债端期限匹配度高,且可通过再贴现、标准化票据等渠道盘活资产。
03风险与挑战
信用风险分化
商票信用高度依赖承兑人资质,地产链、弱资质城投商票违约事件频发(如2023年某房企商票逾期率超20%),需严格准入。
操作复杂度高
需建立专门的贸易背景审核、票据验真系统,防范虚假商票(2023年假票涉案金额超百亿)。
中小企业商票流动性差,二级市场报价不活跃。
资本占用问题
商票贴现风险权重为100%(与贷款相同),低于银票的20%-25%,但高于投资级信用债的75%,需平衡收益与资本效率。
04银行的差异化策略
客群聚焦
核心企业绑定:围绕制造业、新能源、医药等优质产业链,提供商票+贴现+供应链ABS综合服务。
区域深耕:地方银行依托本地国企资源开展商票保贴业务。
科技赋能
接入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,实现商票签发、流转、融资全流程线上化。
运用大数据评估承兑人信用(如工商、司法、舆情数据)。
组合创新
资产证券化:打包商票发行ABN,降低表内资本消耗。
衍生工具:开发商票信用违约互换(CDS)对冲风险。
05 未来趋势
标准化提速
随着票交所推广标准化票据,商票流动性有望提升,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。
监管套利收敛
监管或加强对高收益商票的贸易背景核查,倒逼银行提升风控能力。
ESG融合
绿色产业链商票(如光伏、风电)可能获得贴现金额、利率优惠。
结论
商票成为银行在低利差环境下的重要收益补充,但其风险属性要求银行从粗放式贴现转向精细化运营,通过科技、客群分层和产品创新构建竞争力。未来,商票市场将呈现头部化(优质核心企业主导)和专业化(银行建立票据专营团队)并存格局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